闽南霜降吃柿子的说法
闽南地区有霜降吃柿子的说法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标志着天气逐渐变冷,开始降霜。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,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,营养价值高。
闽南民间认为,霜降吃柿子可以保暖、预防感冒,还有助于肠胃消化。柿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,具有润肺生津、涩肠止血、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。因此,在霜降时节吃柿子成为闽南地区的一种习俗。
此外,霜降吃柿子的说法还与朱元璋有关。相传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寒,有一天在霜降时节饿得无法忍受,跑到柿子树上吃柿子,才得以活命。后来,朱元璋成为皇帝,下令每年霜降都要吃柿子,以纪念这个救命的日子。
总之,闽南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源于民间对节气和食物功效的认识,柿子在这个时节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,寓意着吉祥和健康。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