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情感历程

讲一下重阳节的来历

    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、登高节等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起源于战国时期,定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。重阳节有两大习俗:登高、赏菊。此外,还有佩茱萸、拜斗、吃重阳糕等风俗。

    重阳节的来历与古代的祭祀、驱邪、保健等活动密切相关。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阳数之极,所以称这天为重阳。九九谐音“久久”,有长久之意,因此重阳节也寓意着人们对长寿、健康、团圆的向往。
    战国时期,重阳节主要用于祭祀天神、地祇、山神、水神等自然神祇,以求丰收、平安。汉代以后,重阳节逐渐演变为一个登高、赏菊的节日。据南朝梁代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记载,东汉时期,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仙人,他在九月九日这天登高时,遇到了一位仙翁,仙翁手持茱萸,给他传授了延年益寿的秘诀。此后,重阳节登高、佩茱萸便成为习俗。
    唐代以后,重阳节逐渐成为固定的民间节日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一诗,就是描绘重阳节登高的情景。宋代以后,重阳节进一步发展,民间有“九九重阳,登高采菊”的谚语。明清时期,重阳节的风俗更加多样化,除了登高、赏菊、佩茱萸外,还有拜斗、吃重阳糕等习俗。
    如今,重阳节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的节日,旨在弘扬尊老、敬老、爱老的优良传统。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微信公众号